但见肢痛,咽干而渴,身无热,手足温,脉沉有力,明是热邪传来太阴里证,宜当下之。阳明中风,脉浮弦大,身黄鼻干,气短腹满,潮热时哕,胸胁痛,小便难,小柴胡加茯苓。
小便不利者,乃是溺涩之证。妇人热入血室,昼静夜谵,如见鬼状,小柴胡汤。
殊不知仲景云∶太阳与少阴病,头疼恶寒,邪在表;口干而渴,邪在里。阴极发躁,或阴毒火邪,投热药反剧者,不可用凉药,躁甚仍与热剂,用四逆汤辈。
一用和解药,先煎柴胡一二沸,后入余药同煎。短气潮热,腹满而喘,此为外欲解而里欲实,大柴胡汤,小承气汤。
一伤寒,因汗下后正气虚而本音失,则郑重语散不知高下,大小便自利,手足冷,名郑声,宜中和之剂治之。非人参败毒,不能治春瘟。